raid5数据恢复方法
1、去除早离线盘:在虚拟RAID平台中,去除早离线的硬盘,以确保数据恢复的准确性。解释文件系统:在虚拟RAID平台上解释文件系统,此时已经可以导出RAID数据。数据回传:重新配置RAID:在原来安装RAID5阵列的服务器上连接盘阵,并重新配置RAID。数据传输:通过网络dd、NFS、SAMBA、FTP、ssh等数据传输方法,把所有数据传回新建的RAID磁盘阵列中。
2、RAID5数据恢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硬盘连接与镜像制作:将SCSI硬盘柜直接连接到不包含RAID功能的SCSI扩展卡上。在专用的修复平台上,以单盘方式连接服务器阵列中的所有硬盘。为了保护原有数据,在所有数据恢复过程中,对所有硬盘以只读方式做完整镜像,并将镜像存储于带冗余保护的设备上。
3、搭建迁移数据:使用完好的硬盘在服务器上搭建新的RAID5磁盘阵列,将恢复出来的数据迁移到新阵列中。检测完成恢复:数据恢复工程师和用户方对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检测,确认正常后数据恢复工作结束。
4、更换硬盘:关闭服务器并断电,取出故障硬盘,用新硬盘替换后重新连接电源开机。进入RAID5管理界面,选择“重建RAID5”,以新硬盘为重建对象,点击“开始重建”,完成后检查RAID5状态。备份数据:进入备份程序,选择“备份所有数据”开始备份到备份硬盘。
5、先将SCSI硬盘柜直接连接到不包含有RAID功能的SCSI扩展卡上,然后在专用(Windows2003改装后)的修复平台上以单盘的方式连接服务器阵列中的所有硬盘。
6、RAID5服务器数据恢复步骤通常如下:镜像备份与结构分析:对所有硬盘进行扇区级全盘镜像备份,防止数据在后续操作中受损。同时分析服务器RAID结构,例如查看每扇区字节情况,有的故障服务器硬盘每512字节会多加一个8字节的校验,即每扇区520字节。排除干扰磁盘:若有多块离线盘未拔出,需比较每块磁盘。
磁盘阵列RAID原理、种类及性能优缺点对比
RAID 0 原理:数据被分割并分散存储到所有参与阵列的硬盘中,提供并行处理能力。 优点:读写速度快,理论上能达到两倍于单个硬盘的速度。 缺点:风险高,单个硬盘故障会导致所有数据丢失,不适合需要高度安全性的场景。 RAID 1 原理:数据在两块硬盘上镜像备份,确保数据安全。
RAID0模式 优点:提供两倍单盘速度,实际容量为较小单盘的两倍。缺点:单盘故障导致数据全失。适用场景:适合存储高清电影。RAID1模式 优点:数据镜像,单盘故障自动恢复,数据安全性高。缺点:实际容量仅为较小单盘。适用场景:重要资料存储。RAID 0+1模式 优点:提供最佳速度和可靠性。
在实际操作中,RAID配置涉及到硬盘管理的复杂性,例如,软RAID(基于操作系统)的性能较低,但易于设置;而硬RAID(专用硬件)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稳定性,特别是适用于RAID 5级以上的配置。选择RAID配置时,要考虑数据类型和使用场景。
家用nas有必要raid5么
家用NAS是否有必要采用RAID5,需结合自身需求权衡,它并非必需,但特定场景可选用。推荐场景若拥有4块及以上CMR硬盘,需要平衡容量与安全性,如存储家庭照片、文档等重要数据,且能接受写入性能损耗,那么可以考虑RAID5。
只是存储一般的个人文件、照片等等,这种选择两盘位的NAS即可,最大容量可达8T,为了数据的安全做个RAID1,也还有4T的容量可以存储。如果是发烧友,有很多影片要存储的话,建议硬盘买大一些的,至少四个盘位16T(甚至更高盘位的nas),可选择RAID5,容量有12T。
尽管RAID5存在写入黑洞等风险,但群晖和威联通等NAS厂商仍在其产品中提供RAID5模式。这可能是因为RAID5在提供数据冗余和存储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,且对于大多数家庭和小型企业用户来说,其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。此外,这些NAS厂商可能通过优化软件算法、提供热备盘等功能来降低RAID5的风险。
普通用户:可以选择两盘位的NAS,最大容量可达8T。若采用RAID1设置,则实际可用存储空间为4T。发烧友或需要大量存储的用户:建议选择至少四个盘位的NAS,配置16T或更高容量的硬盘。在RAID5设置下,容量可达12T或更高。
第一:只是存储一般的个人文件、照片等等,选择两盘位的NAS(最大容量可以达到8T)为了数据的安全做个RAID1也还有4T的容量可以存储。
家用NAS,不要组RAID!没有特殊需要,不要用存储池!由于NAS目前对家用市场重视不足,系统更新后说实话没有什么新意。近期不少用户询问为什么家庭用户在使用NAS的时候,不要采用RAID和存储池呢?家庭应用,不要用存储池,不要用RAID!不要用RAID1!不要用RAID5!不要用RAID6!重要的事情说n遍。
用普通家用硬盘组raid,其中一块坏了还能恢复数据吗?
1、这是肯定可以的,以家用环境来说,保障数据安全为目标,考虑到成本,一般只会采用raid1或raid5,这两个raid级别都是冗余的,挂掉一块盘不影响数据,仍然可以访问,只不过raid性能会降低,如果多盘损坏,才会导致数据丢失,但是单盘也是可以做恢复的,单盘恢复后,再做虚拟重组,仍然有一定的几率恢复数据。
2、raid1就是两块硬盘合在一起,只有一块硬盘的使用空间,当其中一块硬盘坏了,数据也不会丢失。RAID5就是三块硬盘组合在一起,只有两个硬盘的使用空间和1+1的速度,速度比RAID1快。三个硬盘中任何一个硬盘坏了,数据也不会丢失,如果是坏了两个硬盘那数据就没了。
3、坏了立马就换上去呗。raid5中的数据在新硬盘的数据没有同步完成之前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。完全不受影响,所以不需要停止应用等。如果硬盘是工业级可插拔的,把坏盘直接拔下来,新盘换上去就好了。如果是家用普通硬盘,只需要关机,换硬盘,再开机即可,这就看你电脑的开关机时间了。
4、要利用普通家用电脑读取两块SCSI 320MB/s硬盘组成的RAID 0阵列中的数据,首先需要一台支持SCSI接口的服务器或兼容设备。将硬盘插入服务器,然后启动RAID控制器,加载硬盘上的RAID信息。接着,通过适当的驱动程序或软件,进入RAID阵列的操作系统环境。在此过程中,可以将需要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中。
5、发生故障时,系统将从镜像盘读取数据,然后再恢复工作盘正确数据。这种阵列方式可靠性极高,但是其容量会减去一半。广泛用于数据要求极严的应用场合,如商业金融、档案管理等领域。只允许一颗硬盘出故障。
4个硬盘,做raid5好还是做raid10好?
1、综上所述,基于四个硬盘的数量和常见的服务器应用需求,RAID5是一个更为实用和经济的选择。它能够在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同时,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成本效益。
2、块硬盘做RAID10是否合适,取决于具体需求和权衡。以下是几个关键点的分析:性能优势:读写速度:RAID10结合了RAID0的条带化和RAID1的镜像,可以提供较高的读写速度和容错能力。因此,在需要高性能存储的场景下,4块硬盘做RAID1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3、如果主要考虑的是存储效率,RAID5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然而,如果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容错性有更高要求,RAID10的镜像技术提供了更好的数据保护。至于是否选择4块盘做RAID10,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对性能、容量、成本的权衡来决定。
4、RAID5+1HS好 有硬盘坏掉的话可以自动补上,RAID不会降级影响读写速度 RAID10是两两做RAID1再做RAID0,如果同一组RAID1两块全块的话,RAID挂掉,RAID5+1HS就无所谓了,可以承受随机坏两个,不会影响使用。
raid5磁盘阵列真的不安全么?
1、一句话现代大容量硬盘组成的RAID 5在单盘故障后,重建失败的概率相当高,不可忽略,但数据本身还是基本安全的,只是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麻烦的恢复方案。
2、安全性: RAID0:没有安全性。RAID0不提供任何数据冗余或容错能力,如果任何一个磁盘发生故障,整个RAID0阵列的数据都会丢失。 RAID1:具有安全性。RAID1提供了数据冗余备份,如果其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,另一个磁盘上的数据仍然完整,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。 RAID5:具有安全性。
3、总结: 如果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,且对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求不高,RAID1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 如果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,同时需要较高的读写速度,且资金有限,RAID5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。 如果仅需要高速读写但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,可以考虑RAID0,但需注意数据丢失的风险。
4、到底是RAID1安全还是RAID5安全 raid1具有很高的安全性。但是只有一块盘的容量,读写速度为单盘的速度 。这个适合用在对读写没有很高要求 ,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机构。 raid5具有较高的容错性,较高的读写速度 容量为N-1个盘的容量。
5、还比比较安全的。三块盘做RAID5 ,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。如果坏一块盘。可以及时更换。然后再做自动的数据恢复即可。
本文来自作者[金生]投稿,不代表域帮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yubangwang.com/15761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域帮网的签约作者“金生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raid5单盘可以恢复数据吗,单盘raid0数据恢复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域帮网]内容主要涵盖:鱼泽号
本文概览:raid5数据恢复方法1、去除早离线盘:在虚拟RAID平台中,去除早离线的硬盘,以确保数据恢复的准确性。解...